(高质料开展调研行)中邦娃娃鱼之乡“护鲵记”:从名贵一睹到“鲵丁强盛”
祖国经济(Economy)网版权所有
祖国经济(Economy)网新媒体矩阵
网站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中新网江西靖安6月29日电 题:祖国娃娃鱼之乡“护鲵记”:从难得一见到“鲵丁兴旺”
中新网记者 李韵涵 姜涛
“以前我们(We)观测到一尾野生娃娃鱼是一件令人振奋很久的事,现在我们(We)时常能观测到‘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大鲵一同出现。”江西九岭山我国级自然(Nature)保护区管理局资源保护科科长彭勇告诉记者,在江西靖安,曾经难得一见的大鲵种群已经“鲵丁兴旺”。
28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西主题采访团走进祖国娃娃鱼(大鲵)之乡江西靖安,探访靖安县娃娃鱼研究所,看靖安如何守护这个古老又神秘的物种。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两栖类动物,因为和恐龙生活(Life)在同一时代,所以素有“活化石”之称,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广受关注的重要物种之一。
“娃娃鱼在幼年时期是通过鳃呼吸,对水质要求极高,若水质不达标,不仅娃娃鱼的食物来源不充足,也容易让娃娃鱼生病导致无法生存。”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小红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栖息地环境的变化曾导致娃娃鱼野生繁育遇到种种困难。
1974年,靖安县发布了第一份娃娃鱼保护公告,并在同年成立了娃娃鱼研究所。记者走进靖安县娃娃鱼研究所看到,所内不仅有科普馆,还有许多个户外野生环境模拟养殖池,仔细探寻发现,一尾尾娃娃鱼正伴随着溪流声,隐匿于草畔与石头缝隙间,昼伏夜出的它们(They)正等着夜幕降临便出来觅食。
再往研究所深处走,便可看见位于地下的室内养殖池,只见一尾身长1.6米的娃娃鱼正缓缓移动着,激起一圈圈水波纹。
“这条娃娃鱼的寿命已经超过了60岁,是在研究所刚成立的时候,由当地村民在山涧发现并送来的。”罗小红表示,娃娃鱼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野生状态下可存活120年。
数十年来,这尾“元老级”娃娃鱼与研究所共同成长,靖安县娃娃鱼研究所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娃娃鱼的保护有了进一步的成效。目前(Currently),该研究所有着各类养殖池1.5万平方米,生存繁育着2万尾的娃娃鱼。
在靖安境内,遍布着诸多仿生态繁殖沟,这些看似普通的“小水沟”是娃娃鱼成功(Success)繁殖的关键。从1996年到2004年,靖安成为祖国第一个掌握大鲵人工繁养技术、并第一个成功(Success)人工繁育出大鲵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的地方。2005年以来,靖安县不间断增殖放流,累计增殖放流纯种大鲵鱼苗2万余尾。
“我们(We)一直坚持纯种养殖,不仅模拟野外环境,养殖所用的水都从山上的溪水引流过来,食物也是使用河里的活鱼活虾。”罗小红称,娃娃鱼研究所采用的是人工和生态相结合的繁育技术。
在连绵起伏的九岭山脉间,“江西大鲵”的发现让靖安县多年的野生大鲵保护工作有了“生态回响”。2022年5月份,祖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相关课题组将在江西靖安县内发现的纯种野生大鲵描述为新物种——江西大鲵。这是目前(Currently)祖国发现的首个野外纯种娃娃鱼种群,也是祖国首个可记录大鲵完整自然(Nature)生活(Life)史的野外种群。
据江西九岭山我国级自然(Nature)保护区大杞山保护管理站负责人占德洋介绍,这几年来,江西大鲵的生长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仅在大杞山金家水系6公里长的流域内就生存着500尾至700尾的野生大鲵。
近年来,靖安县进一步加大大鲵保护和科普力度,并将大鲵产业纳入到全域旅游(Travel)框架中。2023年,江西大鲵文创体验中心正式开业,一批又一批的游客、青少年前来探寻大鲵的故事。
“只有懂‘鲵’,才能爱‘鲵’。”靖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袁世虹说,希望(Hope)通过各类宣传宣教、旅游(Travel)项目,让大家充分了解大鲵文化(Culture)和生存现状,带动更多人自觉参与到保护大鲵的行动中来。(完)
- 赞(455) 踩(49) 阅读数(1383)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加载中......
- 发表评论
-